今年氣候相對穩定,使得水果產量過剩,導致如香蕉、鳳梨、火龍果的價格崩盤。如今有學者獻計,認為可以結合觀光業推出「水果折價券」,讓來台觀光的外國人在購買農產品時有優惠,這樣不僅外勞仲介可以帶動農產品銷售,更能帶動地區觀光。

根據報導,台大園藝暨景觀學系教授陳右人日前在農委會舉辦的「全國農業會議」中針對水果產銷發表建議,他認為政府與其一直拼農產品外銷,不如把給南向觀光客的補助金,分一部分當作「水果折價券」;陳右人認為,每年來台觀光人數最高達800萬人,只要部分人響應「水果折外勞仲介價券」就能帶來可觀銷量。

台灣這座小島,先後容納了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異鄉人,或渡海前來開墾,或因戰爭來到此地。自開放引進外籍移工後,這22年來隨處可見越來越多東南亞臉孔。身處多元環境的我們,是否準備好了一個充滿同理心的社會,能彼此理解,互相學習且共同生存?男性移工多半從事漁工農務、進入工地或工廠,彌補了台灣基層勞力的缺口;將近九成的女性移工則進入醫院或家庭擔任看護或幫傭,肩負起原本應由國家福利承擔的長期家庭照顧工作。全球化下流動成為常態,人們跨越城鄉甚至國界以獲取更好的生活,無論是中國的北漂族、到鄰近國家當「台幹」的青年,或在政府廉價勞動力輸出政策驅使下大批離鄉打拼的印尼人,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。

陳右人舉例,假如對每一名觀光客發放1000元的水果折價券,其中50元讓觀光客購買生鮮水果,在旅行時品嚐,其餘額度可轉換農產加工品,如鳳梨酥、茶葉等,即使折價券額度只有1000元,觀光客可能會花到4000元、5000元甚至更多,這樣由短期觀光客所帶動的水果銷售量,一定會比台灣一年的外銷量還大。

農委會農糧署長陳建斌也認為此方法可行,目前已將陳右人的建議列入會議紀錄並規畫中。陳建斌提到,農方必須先盤點出各大季節中的產品特色,並標註出販售點,以利觀光客來台時消費。

arrow
arrow

    wlc33ms43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